张阿姨最近想报个多伦游,旅行社工作人员一会儿说’我们负责组团’,一会儿提到’当地有接团服务’,把她听得云里雾里。其实这背后藏着旅游行业的核心运作逻辑!今天就爱旅行网(www.92lxw.com)就带大家来揭开这层窗户纸,说清楚旅游组团和旅游接团的那些事儿。

一、什么是旅游组团?
旅游组团是指客源地旅行社(组团社)作为发起方,负责招徕游客、设计旅游线路、组织成团并提供全程服务的一系列工作。其核心是 “从无到有” 地组建旅游团队,是旅游行程的 “起点”。具体包括:

核心定义
主体:客源地旅行社(如游客所在地的本地旅行社,或线上旅游平台)。
对象:面向散客或特定群体(如企业、社团)招募的游客,将其组合成一个旅游团队。
目的:通过整合资源(如机票、酒店、地接服务等),设计并销售旅游产品,形成完整的旅游行程。

主要工作内容
产品设计:规划整体行程(如 “北京 – 西安 5 日游”),包含交通、住宿、景点、餐饮等基础服务,明确服务标准(如星级酒店、用餐标准)。
游客招徕:通过广告、门店、线上平台等渠道宣传产品,接受游客咨询、报名,签订旅游合同,收取费用。

全程协调:出发前通知游客集合时间、地点、注意事项;行程中与地接社对接,协调突发情况(如航班延误、游客投诉);行程结束后跟进游客反馈。
责任承担:作为旅游合同的主体,对游客全程服务质量负责,承担法律责任(如行程变更、安全保障等)。

二、旅游接团与组团的区别
对比维度 | 旅游组团(组团社) | 旅游接团(地接社) |
---|---|---|
主体与地域 | 客源地旅行社(游客出发地的旅行社,如上海、北京) | 目的地旅行社(旅游行程落地的本地旅行社,如西安、成都) |
核心职能 | “发起与销售”: – 设计产品、招募游客、签合同、收费用 – 对全程服务负责 | “落地执行”: – 承接组团社委托,落实目的地具体服务(吃住行游购娱) – 对当地服务质量负责 |
服务阶段 | 覆盖行程前、中、后全程: – 出发前准备、行程中协调、结束后跟进 | 聚焦行程中在目的地的服务: – 接机接站、景点安排、导游服务、本地资源调度 |
协作关系 | 是旅游团队的 “组织者”,需委托地接社完成目的地服务,向地接社支付费用 | 是旅游团队的 “执行者”,需按组团社要求提供服务,从组团社获取报酬 |
典型例子 | 上海某旅行社推出 “新疆 8 日游” 产品,招募 15 名上海游客成团,签订合同并收取费用(组团)。 | 上述上海团队抵达新疆后,由乌鲁木齐当地旅行社安排车辆、导游、酒店、景点门票等(接团)。 |
责任划分 | 对游客全程体验负责,若地接服务出现问题,游客需先向组团社投诉,由组团社协调解决。 | 对本地服务质量负责,直接接受组团社的监督,需按合同标准提供服务。 |
三、旅游组团与接团的关系
分工协作:组团社是 “前端”,负责 “找客人、卖产品”;地接社是 “后端”,负责 “落地服务、执行产品”。两者通过合同约定权责,共同完成旅游行程。

本质区别:组团是 “从 0 到 1 组建团队”,接团是 “从 1 到 N 落实服务”。前者侧重 “资源整合与销售”,后者侧重 “本地化执行与服务”。
例如:你在广州报名参加 “东北雪乡 6 日游”,广州的旅行社负责收钱、订机票、签合同(组团);抵达哈尔滨后,当地旅行社负责接机、安排民宿、派导游带团玩雪乡(接团)。两者缺一不可,共同构成完整的旅游服务链条。

四、行业跷跷板效应
去年某OTA平台数据显示,组团社平均毛利18%-22%,地接社仅8%-12%。这是因为组团社掌握客源入口,在与地接社谈判时具有议价优势。但遇到旺季资源紧张时(如春节三亚游),地接社反而能反向制约组团社,这就是旅游产业链的”跷跷板效应”。

五、如何选对服务?
短途游:优先选择本地组团社,沟通更高效,售后有保障。
长线游:可考虑 “全国连锁 + 本地地接” 模式,比如携程自营产品会整合各地优质地接资源。
定制游:直接对接地接社更划算。例如西双版纳的雨林牧象、萤火虫露营等特色项目,地接社报价通常比组团社低 20%-30%。

结尾
旅游组团和接团就像一场接力赛:组团社负责起跑,地接社负责冲刺。了解它们的区别,能帮你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 “精明”。随着旅游市场从 “流量竞争” 转向 “体验竞争”,未来的趋势将是组团社做精品牌,地接社做深服务。作为游客,不妨多关注行程中的 “隐性价值”,比如导游的专业度、地接社的应急能力,这些往往比价格更重要。毕竟,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到达目的地,更在于沿途的故事和体验。

本文由就爱旅行官网原创
北京周边游包车、旅游接团服务认准www.92lxw.com,带你野遍草原不迷路!
北京周边游包车热线:400-876-1118
多伦旅游接团与越野穿越领队服务热线:15600-933-933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就爱旅行 » 什么是旅游组团?旅游接团与组团的区别